一、“科企聯合+保險保障”,讓農戶吃下了“定心丸”
杭州種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利祥親自牽頭率領公司業務骨干,聯手浙江大學研發團隊和中國人民保險浙江省分公司農保部負責人一起到臺州市三門縣、椒江區考察調研當地甜瓜產業。圍繞著調研期間發現的品種老化,連作障礙嚴重;管理粗放,標準化生產沒有真正落實;沒有固定銷售渠道;合作社觀念落后,創名牌意識不足四個問題。黨委書記、董事長孫利祥逐個“把脈問診”開“良方”:由集團公司確保甜瓜新品種‘浙甜105’種子的安全生產;聯合浙江大學汪炳良教授團隊對‘浙甜105’種子提供栽培技術指導,引導瓜農種植全程按照標準化規程操作,通過內在品質夯實外在品牌力量;并由中國人保為種子上保險,讓種子銷售企業和農民吃下了“定心丸”。同時,充分利用當地現有的種植優勢,強化與當地農業主管部門的深度合作,暢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重點組織名牌產品申報工作;共同探索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的模式,實現多方強強聯手、優勢互補,想方設法促進三門、椒江甜瓜產業興旺發展,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
二、推廣新品種、采用新技術,吹響“讓山地變糧倉”的集結號
為全面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夯實我省、市糧食安全壓艙石,杭州種業集團黨委牢記使命、注重實效,以優質高產節水抗旱稻新品種破解新墾地、復墾地、山坡地等缺水土地水稻種植的難題。在富陽、建德、青田、衢江、臨海等地指導開展節水抗旱稻專場技術培訓與市場推廣。培訓會上授課老師專、內容技術實、受訓人員廣、種植意愿強。與會期間共向400多位糧食生產企業、合作社負責人和種植大戶講解節水抗旱稻新品種旱種旱管、水種旱管、直播再生的栽培新技術,內容深入淺出可操作性強,很受大家歡迎。會議時間雖短、但成效顯著。種植節水抗旱稻,相較于傳統水稻,可節省大部分灌溉動力電費,預計節水50%以上、節肥30%以上,由此在水資源嚴重不足、無法種植傳統水稻品種的地區,吹響了向土地要種糧面積、要糧食產量的集結號。